让德国基金经理替我理财不好吗-德国ETF指数基金定投系列(5)

选择被动投资指数基金,就是放弃主动选股,放弃择时,(几乎)放弃低买高卖。有些朋友可能已经有点儿不耐烦了吧,难道就不能把这些无趣的任务交给基金经理吗?我买一个业绩好的基金经理的基金不就完了吗?而且人家基金经理是专业人士,应该能给我带来更多收益吧?本文会给你满意的答案

前面我们用了几篇文章说了一些指数基金的基本知识,其实要想达到能够投资的阶段,还需要再进一步了解一些知识,包括资产配置理论,ETF基金的具体收费模式,选择ETF的方法等等。

我们说选择被动投资指数基金,就是放弃主动选股,放弃择时,放弃(几乎)低买高卖。相信有些朋友可能已经有点儿不耐烦了吧,难道就不能把这些无趣的任务交给基金经理吗?我买一个业绩好的基金经理的基金不就完了吗?而且人家基金经理是专业人士,应该能给我带来更多收益吧?

在说更多关于基金经理的事实之前,我想先说说普通投资者一般能够在德国买到什么样的金融服务。先说结论,非常遗憾地说,又贵又差

德国的银行体系

德国的银行体系大概是这样的,一般消费者只能获得银行的零售部门Retail Banking的服务,除了一般的储蓄贷款业务外,还有一些标准的产品推销(这也叫服务?),也就是那些银行代销的基金和保险产品。

稍微有钱点儿的朋友,可能会得到私人银行部门Private Banking的服务,根据银行不同,大概门槛从10万欧元起步,这里就开始主要把注意力放在私人定制的资产管理服务上了。 再高级的就是所谓的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这里的消费者就已经变成真正的上帝了,享受全天候资产管理服务。

由于Family Office的“上帝”就算不是全知全能的,也是见多识广了。他们有钱到爆,议价能力超强,以至于Family Office的收费经常是低于0.5%的,这已经几乎低到了ETF的收费的级别了。

所以其实普通消费者能够得到的金融服务,很遗憾的说,真的是最低端的。所以品质有没有保障也许你已经可以有一个主观判断了。

基金经理替我们选股如何?

现在我们详细说说基金经理替我们选股,到底有没有意义。 大约100多年前,有人提出了金融市场的随机游走假说,就是说股票价格其实是和布朗运动一样的无规律的,也就是你无法预测它的走势。

后来诺贝尔奖得主尤金·法马以随机游走假说为基础,发展出了有效市场假说。它的大概内容就是,股票的价格里面已经包含了所有的信息,没有人能够通过分析信息预测走势,所以也是无法通过选股获得持续额外收益的

在最固执的有效市场信徒眼里,主动选股的基金经理是和用飞镖选股票的猴子没有什么区别的。当然这个版本的有效市场假说槽点众多,至少巴菲特等人算是持续战胜市场了(其实巴菲特掌握了很多你我不可能掌握的信息,比如他经常私下里认识那些他想要投资的公司的CEO)。

篇幅所限,关于这个假说,我并不打算在这里进行更多讨论,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至少发达国家股票市场大部分时间里是有效的

溃败的基金经理

上面是理论,接下来我们看看事实。基金评级公司晨星网2018研究了欧洲市场上的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并且为了避免主动基金”被歧视”,晨星没有直接对比主动基金和对标指数本身,而是和被动基金对比,并且只在细分市场里横向对比。

结果显示,以1年为观察期以及大部分的市场里,只有不到一半的主动基金能够打败被动基金。而长时间来看在所有的市场里,主动基金都输得落花流水。以15年为观察期,平均只有只有19%的主动基金战胜了被动的基金。而在金融最发达的美国,甚至低到了6%。 德语好的话可以看晨星的原文

而如果再考虑另一个研究项目就更有趣了,就是比较管理费对回报的影响,因为毕竟大家一般都觉得贵的东西更好嘛。结果这些主动基金真的太反直觉了,那就是越贵越差。所以大部分的基金经理才不是什么管家呢,根本就是觊觎我们血汗钱的”家贼”。说到这我又想起来那个“客户的游艇在哪里”的梗了,没看过的朋友一定要去搜索一下。 别忘了上面的研究结果还是只限于能”活”到15年的基金,事实上好多主动基金都活不了这么多年的。晨星的这份报告还显示,股票基金平均只有48%能真的存活到15年,所以事实上,算上幸存者偏差,主动基金成绩还会更差。

上面的结果也是非常符合逻辑的,因为发达国家的证券主要都是由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他们其实一直在跟同行在厮杀,所以市场的平均回报也基本上就是这些基金经理互相之间博弈以后的平均水平了。你如果想通过挑选基金经理的方式,获得超过市场的回报,相当于下注他的能力强于他的同行。

谁能找出优秀的基金经理?

那我们能不能根据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选取基金呢?也许我们有能力找出来那少数优秀的基金经理呢?先锋基金vanguard研究了这种可能性,他们找出5年业绩最好的前20%的基金经理,然后再跟踪,看看他们是不是未来表现依然很好。结果这些人里只有15.6%能够保持在最优秀的梯队里。而过去5年业绩垫底的20%的基金经理,居然有15%咸鱼翻身进入了最优秀的梯队。

另外JustETF网站也有一篇关于主动和被动基金投资结果对比的文章

其实就算有一种靠谱的方法能找出技术高超的基金经理,比如阅读个人履历等等,事实上实现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德国有超过7000个官方注册了的基金,要知道发达国家股票指数msci world才不过包含1600多个股票,基金比股票都多。

这么庞大的数量,别说从这些基金里挑出好的有多困难了,连评估一遍都够折腾的了。 那如果把挑基金经理的活儿也交给专家呢?比如某个理财顾问?可是你又怎么知道你找的这个理财顾问不是个二傻子呢?当然也许你还可以通过评估对理财顾问的第三方评论,来挑选出靠谱的。但是写评论的网站或者杂志又有多靠谱呢?好在德国还有对网站是不是严肃进行评论的网站……忽然有一种陷入无限循环的眩晕感。

注意说到这里,我并没有说你买入主动基金就一定长时间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只不过是这种情况概率比较大而已。另外我们必须承认主动投资者也为市场做出了他们的贡献,那就是他们的行为为我们提供了有效性极高的投资环境,所以也有说法是被动投资者在搭便车。

为啥选择指数基金?

对于没有牢靠投资知识的朋友,巴菲特也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地推荐给他们投资费用低廉的指数基金并保证足够分散,比如标普500指数这种。他还把主动基金注定被打败的原因主要归因于他们高昂的管理费用

他在2019年致股东信里提到,如果77年前他把他的第一笔投资得到的114.75美元,全部用来投资标普500,那么到了2019年将变成606811美元(税前)。而如果你把钱交给一个主动基金管理人,还得假设这个家伙也能长期获得市场平均收益,他也仅仅比市场多向你收取1%的管理费,到2019年你只能获得相当于标普500一半的收益。(当然巴菲特只是建议能力一般的朋友去投资指数,因为他自己的收益可是高出指数很多的)。也许你可以读完本文之后做一个课后作业,google一下巴菲特和十年赌约的故事,非常有趣。

如果选择定投的话,相当于选择了大概率赚“小钱”。选择指数基金,就是把资金完全分散开来,不管个股涨跌,你都只是赚取了市场平均值

而由于市场上的公司整体上是长期盈利的(至少在发达国家是这样),市场长期也只会缓慢上升。所以定投基金几乎不可能让你财富自由。投资指数基金更多是为了财务安全,为了养老金的补充,为了给后代积攒财产。

那我们可不可以不通过基金间接投资,而直接自己选股呢?毕竟也有巴菲特等等长期战胜市场的例子。理论上说当然没有问题了。 选股对个人能力要求和买基金比就高了很多。单单看概率来说,投资个股和买指数相比就属于小概率赚大钱。

我觉得小概率赚大钱的极端情况就是买彩票了,假设彩票并没有黑幕的话,那这还真是提供了一个定投无法给你的暴富机会呢。不过用统计学来分析彩票的长期收益的话,也就是假设一直买多多地买,那买彩票的收益期望将是负的,也就是赔本的概率接近百分百

当然主动选股的收益可能不至于长期期望是负的。我想说的是,选股然后集中投资的话,你是有机会暴富的,可是如果失败……。比如极端来说,你把所有资产押注在一支股票上。如果30年前,你压在了微软上,现在都赚翻了。可是如果不小心压在了雅虎上,你将经历人生过山车……先是暴富,然后几乎归零。

股市整体来看并不是零和游戏

另外说到投资,最重要的一条知识就是,这是一个关乎博弈的问题。股市整体来看并不是零和游戏,因为股市整体上长期来看是一直产生内在收益的,也就是企业在盈利,这一点在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就提到了。

不过当你想获得超越市场平均值的回报时,争夺这个超额回报的游戏,就是零和游戏了。因为你想赢,就必须得有对应的笨蛋输掉游戏,也就是那个笨蛋得获得低于平均回报的收益。 中国股市里有一赚二平七亏的说法,那实际的外国统计数据怎样呢?

Richard Bernstein在Toward the sounds of chaos一文中统计了93年到13年这20年里各个资产类别的年均回报(google搜索标题即可找到文章下载链接),里面包括了个人投资者的平均回报,结果在美国sp500指数录得超过9%的平均回报的同时,平均投资者只获得了2.1%的回报率,仅仅略高于通过膨胀率。这就是大部分业余投资者的水平了。

上面我们说了,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无法战胜市场,其实我并不相信那是因为他们大部分太蠢了,实际原因应该是对手都非常恐怖。我听过最有趣的比喻就是,普通投资者去尝试选股,就好像业余选手去参加网球比赛,而对面的对手却非常可能是费德勒。

最近有朋友给我留言,询问涉及到后续内容的问题了,甚至直接问我选择基金的问题。首先我必须很明确的说,我现在不会推荐具体基金,以后也不会的。然后我觉得学习投资理财还是要慢慢来。就像学做菜,如果光知道饿了要去买东西来做是不够的,还得知道要做什么菜,然后才能决定要去买配料。

随着知识的增长,接下来的事情就慢慢地顺理成章起来了,就不至于买回一罐盐来充饥了。 另外我更新的速度依然比较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写得越多,我思考的也越多,越希望能把内容做到最优化。

其实投资股票类型的资产,并不是一件简单到可以闭着眼睛完成的事儿,因为坑儿实在太多了。指数基金的出现,带给了一般投资者投资股市的新的可能性,不过也并没有许诺一定能盈利,否则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也不会一本接着一本地写书了。

所以想要提升理财水平的朋友们,还是要多加把劲多学习。如果觉得我写的内容还不够解渴,由于最近打算开始介绍资产配置理论了,推荐阅读伯恩斯坦的《有效资产管理 》。虽然主要是给美国投资者看的,不过其中的思路放在德国也是适用的。 下一期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投资指数基金的大概步骤。  


作者:Dr. Rich 财富德国 (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本文只是博主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本人不承担据此操作产生的后果!

关注微信公众号“财富德国”,微博账号“财富德国DE”,不错过新文章,提高留德华们的理财能力

相关文章

德国ETF指数基金定投系列》上一集:《什么是指数基金什么是ETF-德国ETF指数基金定投系列(4)

德国ETF指数基金定投系列》下一集:《投资指数基金的基本步骤-德国ETF指数基金定投系列(6)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